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化学高考复习大纲
来源: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2005-4-4 10:11:42 【字体:小 大】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年化学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 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05年化学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 重点、策略等。

  一、考试能力要求  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

  化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

  为了便于考查,本学科考试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

  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能力和能力的品质  

  本考试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测试考生的能力和能力品质。按考试要求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作如下界定。

  (一)观察能力  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

  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二)实验能力  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思维能力  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4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的想像能力。

  5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6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四)自学能力  

  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范畴,事实上是有重叠交叉的。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试题还应考查的思维能力品质有: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严密性(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整体性(广阔性、有序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等。 二、考试内容  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注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在概念、含义、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异同, 物质的基本分类,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异同,酸、碱、盐、氧化物之 间的联系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

  2化学用语    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注意】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中专门使用的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大家 必须熟练掌握。  

  3化学中常用计量    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g·mol-1、L·mol-1)的含义。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意】  一定要能很好地区分原子的真实质量,同位素的原子量、质量数, 元素的原子量及元素近似原子量。  

  4化学反应与能量    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

  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 

  【注意】  这也是历年高考考查较多的内容之一。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 反应、复分解反应在反应实质上的差异,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

  5溶液    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注意】  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常考内容。溶液的特点 、分类,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等都是大家一定要掌握的内容。  

  6物质结构    

  (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注意】  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外在性质,若要更好地掌握物质的性 质,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物质结构。  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注意】  复习时一定要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弄清随着核外电子周期性的 排布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及原子半径大小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同周期元 素从左至右、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注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标志等是这部分内容的重 点。  

  9电解质溶液    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

  (5)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6)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

  (7)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注意】  离子反应,溶液pH值,盐类水解的原理是这部分中的重点内容。  

  (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

  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

  (1)以钠、镁为例,了解典型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2CO3和NaHCO3)

  【注意】  这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碱金 属元素性质的比较,焰色反应等都是考查热点。另外,大家复习时还应重视用差量法、守恒 法等解题技巧解决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题。  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

  (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注意】  这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大家一定要掌握典型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  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    

  (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6)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

  (8)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注意】  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综 合经济效益问题是这部分的重点。  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      

  (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掌握若干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6)了解钢铁的腐蚀和防护。

  (7)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注意】  二价铁与三价铁的转化,铝的化合物,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 途等是需要大家熟练掌握的考点。  

  (三)有机化学基础  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了解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5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注意】  本部分内容可以通过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进行考查,不过近几 年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反应 类型,烃分子或官能团的空间结构,有机反应的类型等为考查重点。大家复习时还要注意 联系生产、生活、环保、科技等相关方面。   

   (四)化学实验  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注意】  近几年高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步加大。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用化学试剂的储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大家都必须进行全面复 习。对实验事故的正确处理也是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的。  

  (五)化学计算  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5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8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9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注意】  这部分内容中所有提到的有关计算都需要大家认真复习,复习时还 要注意若用差值法、守恒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关系式法等方法解决问题可能会更准确、 更快速。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高考化学试卷满分为150分。

  选择题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Ⅰ、Ⅱ两卷;选择题为Ⅰ卷,非选择题为Ⅱ卷。

  试题主要有选择、填空、问答与计算三种题型。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0%

  填空题  约30%

  问答与计算题  约2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60%

  较难题  约10%

  试卷内容比例: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约35%

  元素及其化合物  约15%

  有机化学基础  约15%

  化学实验  约20%

  化学计算  约15%      

  【注意】  本部分内容每年的变化都不会很大。大家复习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 际,根据试卷题型比例、难易比例、内容比例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

四、化学复习:拓宽思路,重视实验 

  1掌握必要知识点    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自学,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的。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要求巧解;(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11)离子共存;(12)溶液的pH值及其计算;(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15)有机物燃烧规律;(16)十大反应类型;(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变及简单计算;(18)实验仪器的洗涤;(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20)药品的存放;(2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23)混合物的计算;(24)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2培养实验能力    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2)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3)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3学会处理信息题    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等;(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